心臟這架生命引擎若出現泵血功能障礙,將引發全身性的供血危機,這便是心功能不全(心力衰竭)的病理本質。早期癥狀常隱匿于日常活動中易被忽視,以至
急性心肌梗死(也稱急性心肌梗塞)是一種嚴重的心血管疾病,具有較高的致死致殘率。掌握正確的急救處理方法,可以幫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,減輕病情的嚴重程度。那么,發生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處理呢?
一、急救措施
1.立刻撥打120:一旦懷疑急性心肌梗死發作,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。患者需保持靜臥,避免任何活動,減少心臟負擔和耗氧量。同時,向急救人員詳細描述癥狀,以便醫護人員做好救治準備。
2.抓住“黃金120分鐘”:心梗救治的關鍵是“快”,發病后120分鐘內開通閉塞血管,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殘率。越早開通,存活的心肌就越多,預后越好。
二、日常預防
對于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,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重點做好預防,控制病情,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。
1. 健康生活方式:心血管疾病患者應保持低鹽、低脂、低糖飲食,避免熬夜、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。同時,限酒,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。
2. 規律用藥:對于冠心病等高危人群,可規律服用通心絡膠囊等藥物進行防治。通心絡膠囊具有調脂抗炎抗凝,保護血管內皮,穩定逆轉斑塊,解除血管痙攣,保護微小血管,改善心腦組織缺血六大作用,可通過血液保護、血管保護、心腦缺血組織保護等三重作用保護心腦健康,達到防治結合的效果。而且研究表明,在標準方案的治療中聯用通心絡膠囊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天和1年的臨床預后,降低包括再梗、心血管死亡、腦卒中等主要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。
3. 定期體檢: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體檢,及時發現并控制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基礎疾病。這些疾病是心肌梗死的重要誘因,控制好基礎疾病可有效降低心梗發生率。
急性心肌梗死如何處理?急救時要牢記“兩個120”原則:及時撥打120,爭取在黃金120分鐘內開通血管,及時挽救生命。日常生活中應保持低鹽、低脂飲食等健康生活方式,積極治療高危的基礎病(如高血壓、高血糖等),降低急性心梗等嚴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。